委託詳情請參考【SDBcommision】網站。
關鍵字:特殊心得方案二、原創、古風仙俠、BL、師徒、小說十萬字多(未完)
※通常不建議委託未完結的作品,此為與作者達成共識的評文。
※特殊心得是針對每個故事段落給予回饋,價格視作品而定,須先與我方溝通再委託唷!
※此篇評文針對網路連載的初版內容,並非最終實際完稿。
楔子:
選擇用戰鬥當開場非常吸引人,立刻展現充滿戲劇性的張力。讀者會想知道戰鬥結果,也想知道為什麼戰鬥。戰鬥結束後,運用強烈的對比──片地屍體與唯一活下來的孩子,強調孩子的存活有多不易。更有意思的是,結尾寫到孩子笑了起來,留下伏筆勾引讀者接續閱讀。
第一章~第三章:
這段主要講述疏明月拯救子書海,並且揭露子書海的真實身分。可惜之處有兩點,分別是玉清溪把子書海丟到野外,以及子書海的身世背景。
第一,玉清溪將子書海丟到野外一舉,讓我有些困惑。他反對疏明月捨命救陌生人可以理解,因為會危害師兄的性命,但子書海拒絕待在天清門,作為一位修仙的人,玉清溪甚至可以推測對方可能不知情,此舉跟他的身分是否些許不搭?
第二,子書海的真實身分太快點明,且是用最簡單的寫法──說書的方式直接寫。此段的故事順序是:子書海拒絕留在天清門→子書海得知疏明月捨命救他→說明子書海的過往→玉清溪將人丟到野外。就算不在這個時機寫他的過往,也不影響讀者理解後續的劇情。
儘管如此安排,可以讓讀者快速了解子書海的心路歷程,也為心境轉折鋪陳,但這一段沒有跟當下的故事線結合,而是單獨拉出一段講述子書海的過往,段落之間並未緊密貼合,像是有一條明顯的切割線。
我的建議是,設計一段不得不點出真身謎團的情節。舉例來說,當子書海得知這條命源自修仙者(魔族的敵人、同時是害死自己的對象),無法接受的子書海自己跑出去,遭遇危害,他的反應不如一般孩童,於是在此點出他的真身。
第四章~第五章:
關於子書海的心境轉折頗有意思,不過與角色塑造有些矛盾。楔子尾聲的微笑,推測子書海認為自己成功隱瞞身分、達到生存下去的目標,所以露出微笑,為什麼要利用疏明月卻有那麼多糾結呢?過度描寫他的內心糾結,反而與魔族設定有矛盾,甚至變得多餘──就算不設定魔族、單純設定他恨疏明月也說得通。
如果要彰顯他的糾葛,又能保持魔族設定,我的建議是,不用描寫太多他的內心話(如第五章感覺心裡有點酸酸的),把內心描寫著重在恨疏明月,但是在面對好意時不知所措,用表情與動作寫出他的真實反應。可以略微保留第五章解釋待在天清門的好處,內心話統一是子書海身為魔族的怨恨與復仇,但其實現在的他並非如此,足以塑造出他漸漸受到疏明月的影響。
第六章~第九章:
相比前五章,這一段的風格非常不同,儼然換成一部作品。內容大多都在角色間的情感互動,尤其是澡雪峰的偶然及漱清術的誤會,瞬間變得比較像戀愛搞笑喜劇。作品的風格多元並不是壞事,但處理不當的話,讀者的接受度不一。
無論是開頭為嚴肅/搞笑、中間轉換為搞笑/嚴肅,都需要注意節奏及鋪陳。舉《黃金神威》為例,該作主線嚴肅,會在部分橋段會塞入搞笑環節。之所以能夠引人會心一笑,是因為搞笑的橋段並不是主導整個劇情走向,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對比本作的呈現方式,漱清術的誤會屬於較詼諧的部分,這件事情主導整個故事走向,連帶後續要變回嚴肅的步調也會讓人難以反應。(順帶一提,第二章中疏明月想拒絕喝藥,這一小段偏輕鬆有趣,但突兀感相對減少,成功營造疏明月的性格反差,原因在於這只是一個環節。)
建議分成兩部分,第一是更換敘述的語調,例如子書海偶然撞見疏明月的身體,可以保持有些尷尬的氛圍,但關於想吃疏明月的部分再改成色情暗示較少的氛圍,才不至於格格不入。第二則是讓主導劇情的契機維持原先的風格(如:有正經事要找師尊),將風格不太一致的段落當成橋段(如:誤會疏跟玉交往)。
第十章~第十一章:
這段的故事大多著重在兩對配對的情感發展,如同上一段的建議,此段的風格跟前五章不太一樣,從一個拯救門派、仙尊與魔族的對打、唯一倖存的孩子等等……到這裡變得像是單純的戀愛作品。不只風格產生變化,原先的故事主軸──子書海的復仇之路,也略微偏離。
尤其是玉清溪與楚盡日的故事,需要意識到改變主要敘述者會造成讀者的分心。當敘述者改變,讀者得再花時間熟悉角色。況且此角色的故事主軸以目前而言與子書海關係不大,此種寫法會顯得情節較為鬆散。得閱讀到十多章以後,才明白是為了推動子書海告白。但我認為,即便不岔出來寫楚盡日與玉清溪的故事,讓兩人在互動上有弦外之音即可。因為楚盡日的感情線以上卷而言,只是推動子書海告白的工具角色,無須描繪太多,以免偏離重點。
可以觀察您喜歡的作品中,如何處理多配對的故事發展,舉類似作品的《地獄樂》而言,之所以能夠頻繁切換視角、講述不同角色間的感情,是因為切換視角時,主要敘述的內容承接自上一段。建議在切換主視角時,要特別留意段落間的關聯性。如果這兩人的感情故事,發展下去與主軸的關聯性不大,我會建議不要在本作寫太多他們的故事,點到為止即可。
此外,我有些困惑,修仙者可以擁有戀愛慾望嗎?仙尊跟凡人除了年紀跟武功之外,沒有其他差異嗎?這部分可能是因為我較少接觸這類型的作品,如果多數同類型作品有類似的環節,那無視我這一段即可。
第十二章~第十四章:
這三章內容與主線的關聯性較高,整體閱讀起來更能進入故事的氛圍。尤其是第十四章,點出子書海之前可能跟疏明月有關聯,引發讀者的想像,也指出「疏明月出於什麼心情與原因拯救他」的疑點,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曾經沒辦法救一個孩子,才令他甘願捨命救子書海?兩人的關係也隨著這一章的揭示,變得愈來愈有趣。同時尾聲安排令人緊張的情節:他人得知子書海的真身,吊起讀者胃口,好奇接下來的發展。
第十五章~第二十四章:
這一大段是展現琉凜跟疏明月之間的往事,藉由琉凜揭開子書海的真實身分。整段故事可視為一大篇章,合併一起談論。這段可惜的地方有以下四點。
一、看不出琉凜感情的深厚程度
長年的等待確實可以感受到琉凜用情至深,但是對比他喜歡上的動機──看見疏明月的面貌,相比之下有些單薄。疏明月沒有救他、沒有對他做出任何特殊舉動,單純只是與他交流,情感的深厚程度不成比例。
舉張愛玲的極短篇小說〈愛〉為例,那一瞬間之所以特別不同,是因為可以對比女主角的遭遇,以及當代女性的命運,強調「那個時間在那個地方遇到那個人」難能可貴。又如一些戰爭背景的作品,男主角偶然遇到一名女性,兩人只有短暫的交流,卻讓男主無法忘懷。相比之下,琉凜身為一個惡霸,不只被疏明月中斷惡作劇,甚至連父親都只關注著他。為什麼他會因為看一眼而深深愛上他、寧可入魔道也要得到他?不只是沒有做出深刻的對比,前因後果也難以相連。
二、陷入回憶的「阿凜」兩字並未出現在回憶
如同上述提及,不只是切換視角時需要注意彼此的關聯性,連同切換回憶的段落也要留意。刺激琉凜陷入回憶漩渦的是疏明月一聲「阿凜」,然而回憶中全然未提到這點。在琉凜暴露真實目的之前,也看不出兩人的感情足以喊一聲「阿凜」。這聲呼喚反倒像是疏明月在套交情,或單純刺激得不到疏明月的琉凜。
三、情節推進缺乏層次
整段故事都在「琉凜想得到疏明月的愛」轉圈圈,無論是琉凜展現魔氣與眾人打架,更甚是後來陷入回憶,兩人從頭到尾都在做同樣的拉扯,缺乏層次感,閱讀起來相較乏味。他們沒有經過一段事情而揭開新資訊、獲得新領悟,直到最後都還在談論同一件事情──琉凜想要愛、疏明月不愛他。
再者,琉凜的手段從佈局讓疏明月來城內、到最後成魔相互攻擊,節奏從懸疑到緊湊。但是陷入回憶之後,卻變得緩慢。即便主角等人尚未解除危機,讀者也會因此感到危機感消除,難以隨著情節與節奏獲得情感共鳴。
通常故事進程會是從溫和到激烈(試想遊戲關卡,愈後面愈難打),也因此讀到後面,讀者較難感到緊張。可以參考《鬼滅之刃》的無限列車篇,觀察作者如何透過情節的堆疊,展現緊湊的打架節奏之餘,觀眾也為角色動容。
四、子書海的身分爆點並未著重刻劃
從楔子開始鋪陳的子書海真身,反倒在琉凜的故事中變得像是插曲。同舉上述提到的無限列車篇,當時電影上映後,多數人討論的是炎柱而非主角,原因在於無限列車篇最主要著墨的角色是炎柱。對於主角而言,這一段只是影響他的事件之一。本作在這段故事的重點是琉凜與疏明月之間,子書海繼而成為配角。主角在某一段篇章變成配角沒問題,比較可惜的是本應是《師尊他在劫難逃》截至目前最大的爆點,變成琉凜篇章的其中一段情節。不只可惜了前段的大量鋪陳,讀者也必須在這一段為琉凜跟疏明月的事情分心,而無法全程沉浸在子書海真身暴露的故事,較難與子書海引起共鳴。
綜合上述四點,我的建議分成兩階段。
第一階段:釐清琉凜的故事對於本作主軸的功用;第二階段:修正琉凜故事的細節。
建議先以主軸核心為思考導向,構想如何編排才能烘托想要講的重點。當確認琉凜的故事功用後,便依據呈現的內容去調整故事細節。例如,還需不需要寫到「阿凜」?知不知道琉凜視角的往事,會影響對角色的理解嗎?會影響故事核心嗎?等等。
以目前而言,我判斷琉凜的故事是為了帶出疏明月的過往、玉清溪的鮫人設定,以及揭發子書海的真身。最後一點是本作目前最重要的爆點,應該將之獨立為一段故事。
我建議不用寫太多琉凜視角的故事,他是工具角色,寫太多會奪走讀者的注意力。把揭露紫書海真身留到最後,也就是當琉凜用盡所有辦法,都無法奪得疏明月的愛,他最終抉定丟下子書海真身的震撼彈。接下來著重展現得知子書海真身的眾人反應,同時也鋪陳下一個篇章。
此外,關於琉凜跟疏明月的年紀,我有些困惑。按照第十八章的尾聲,琉凜在少年時期遇見同樣外貌為少年的疏明月。儘管前面並未寫清楚疏明月的外型年紀,但不免也感到好奇,至少活一千年的疏明月,是在什麼時間點與琉凜相見?修仙者的外型會隨著年歲更改,抑或是有什麼樣的條件?這部分並非重點,正文可以視情況補足。
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八章:
即便這段有個明確的目標──尋找替代城主的人,但不時穿插與目標無關的對話內容,不停打斷閱讀節奏,整體結構顯得較為鬆散。例如第二十六章,子書海感到害怕,引起玉清溪的鬥嘴。由於該段的氛圍應該是緊張害怕,卻因為兩人的鬥嘴而破壞氛圍,不只讓暗驤變得沒那麼可怕,更覺得尋找城主並非緊急事。
再者,當出場的角色眾多,太頻繁講述每個角色的台詞與行為,同樣容易分散注意力。如第二十五章的劍毯橋段,無論寫多少關於暗驤的機關與裝潢,一旦描寫其他人的狀況,腦袋的畫面變成看不見的疏明月、想競爭的楚盡日,剛才寫劍毯多麼嚇人壯觀,也一下拋到腦後。
小說跟影像作品最大的不同是,作者必須揀選要呈現給讀者什麼畫面。影像為了逼真,必須建設所有場景,也要留意畫面中其他角色的狀況。但是小說不需要,讀者想像的畫面全仰賴作者的文字,也因此,如果文字鉅細靡遺地講述場景跟每個人的狀況,讀者會分不清現在的焦點是誰。
我的建議是,揀選畫面,確保現在的畫面能夠烘托想說的重點。舉例來說,暗驤出場之後,為了營造他的兇狠,刪除歡樂的鬥嘴,集中描寫他的機關與行為,以及主角群對此的反應。
而接續上一段故事內容,大家得知子書海的真身,卻沒有相關的內容延伸,似乎對於子書海的真身毫不在意。對比玉清溪因為他不知恩圖報,而將他丟棄野外,玉的反應讓人感到困惑。玉清溪的特色是非常照顧自己人,那麼當他知道天清門有前魔尊時,僅僅因為曾經受到處罰而不做任何反應,乃至於跟前魔尊鬥嘴嗎?這一點與前述的建議相同,將子書海真身暴露當成一段重點來講述,也可以透過玉清溪的反對,襯托疏明月的寬容與大度。
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一章:
這段情節主要講述疏明月為了療傷躺五年,以過度章節而言,撰寫三章的長度顯得有些冗長。我判斷這段是為了過度時間(為受傷一事收尾、推進兩位主角的外貌年齡差),以及放入伏筆(擦澡發現的胎記)。我會建議過度章節不用放太多細節,伏筆也是安排在其他橋段即可。試著回想一下其他作品,主角之一陷入昏迷,若故事沒有快轉,通常都會是講述其他角色的視角,有足以烘托故事核心的重點想要告訴讀者。然而這三章沒有講太多相關的內容,建議縮短內容,盡快進入下一段故事。
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五章:
故事開頭的目標是子書海要向疏明月復仇,隨著情節進展,子書海發現自己喜歡師尊,目標隨之轉移。然而,目標的轉換(也是主角的轉折)必須花費很多篇幅描繪,尤其是前一個目標並未完成,而是有所中斷、更換,若沒有鋪陳描繪,較難說服讀者關於角色的變化。
儘管前段不時穿插子書海對於疏明月別有意圖,但是跟開頭帶來的震撼卻難以成正比。尤其針對子書海的真身輕描淡寫,仙尊與魔族、曾經打到你死我活的過往,變得不太重要。再加上轉換目標之後的情節相當鬆散,近似於流水帳般敘述日常故事,讀者容易抓不到重點,顯得較為乏味。
我的建議有兩方面:第一,確保故事的主軸與目標;第二,加強情節的緊湊程度。
故事的目標轉移很常見,也是長篇作品中常見的手法之一。《大力女子都奉順》的目標多元也曾轉換,最一開始的目標是女主角要找工作,也苦於自己力氣過大的秘密。隨著故事推移,女主角解決部份目標,也產生新的目標與危機。這之中的轉換不會讓人感到失焦,最主要的原因是故事始終環繞主角那份力氣過大的秘密。
無論是轉換或擁有多項目標,都必須與主軸息息相關。我猜測本作的主軸是子書海與疏明月相愛,那麼或許在本段轉換目標時,可以改成「為了釐清自己對疏明月的情感,想要更靠近對方」,而其中一個次要目標是「在宴會上不要讓師尊丟臉」。目標可以循序漸進,無須一次性轉換,也得留意是否有承上啟下。
至於第二點,除了聚焦重點之外,也必須沿路丟下鉤子,吸引讀者對後續感到好奇。最常見的鉤子是衝突與疑點,此段並未有明顯的衝突,頂多只有一些疑點。然而疑點的出現頻率太低(僅一把來源不明的劍),一些笑鬧式的插曲也較難撐起太多注意力(如同琉凜篇章的建議,跟主軸無關,容易打散讀者的注意力)。
由於這段安排的疑點本來就不多,那麼加強情節緊湊便是一個方法。舉例來說,拉高子書海跟藍商的衝突,或是讓子書海跟楚盡日有更多摩擦與對談,甚至是調換事件發生的順序也能夠吸引讀者。如此一來,這一段鋪陳不會太過平鋪直敘,也可以透過鉤子吸引讀者。
第三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上卷最尾段的故事,由於較難切割,故合併一起講述。這八章故事,把情節抽出來一一審視:
不明人士參與競武宴→疏、子受傷&劍花紋不見→雪霰花季中止*1→子做春夢→玉等人發生危險*2→子無法離開,託人照護再去追疏→疏急著下山捉妖,被子阻止→兩人一起去平安村收妖、買平安符→疏困在秘境*3→子救人→子做惡夢→發現疏體內有仙骨*4→與楚談論後決定告白→告白後拒絕,疏要子下山
每一個顏色屬於同一起相關事件,八章之中更是有四個主軸事件。四個事件中又埋藏以下四項疑點:
1:為什麼陳一可以混進來雪霰花季?陳一是誰?誰派來的?
2.究竟是什麼妖?為什麼要做怪?
3.推測是劍的花紋引起的問題,那麼妖去哪了?
4.為什麼會突然有仙骨?
整體故事顯得過於複雜,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關聯性也不高。例如藍字的部分,不明人士闖入雪霰花季、參加競武宴,這件事情引起仙尊受傷,最後卻不了了之,顯得天清門中無人在意這件事情。又如綠字的部分,玉等人遇到的妖怪,本以為接下來也會跟妖怪有關,結果卻跟那把劍有關聯。所以為何一隻強大的妖要攻擊玉等人?這件事情跟後續的事情又有什麼關聯?疑點太多難以引起讀者的興趣,反倒會讓人感到困惑。
同樣的,展開故事後,發現好幾段較為多餘。例如通知玉清溪等人發生危險時,子書海礙於其他人不能立刻追上去,這段看起來只是為了解決眼前的狀況,故事可以適時跳過不重要的橋段,寫長了反而會誤會這段可能是伏筆。
又如護身符,可以猜測這段會成為後續的伏筆,但是在事態緊急的情況(一隻修為高強的妖讓很多人受傷),又岔出一段去購買平安符,讀者焦點隨之轉移,也會營造出「妖怪好像不是很重要」。
每一段情節其實可以看出用意為何,諸如陳一的闖入,是為了讓疏受傷,劍的花紋跑到他身上;玉等人受傷是為了得知疏有仙骨,進而推動子告白。前因後果合理,但是隨之而起的事件卻變成無人處理的疑點,顯得故事有冗贅感。
綜合以上,我的建議有三方面。
一、讓一個事件擁有多種用處
例如陳一闖入競武宴,後續不是玉等人因妖受傷,而是追捕陳一留下的線索受傷。好不容易療完傷的疏、子接續追捕,疏卻因為劍的花紋而陷入秘境。
如此一來,陳一闖入一事串連後續的故事,擁有多項用處。不用額外解釋哪來的妖怪、亦無事件間的斷層感,還可以讓讀者專注在同一件事。
二、刪減與主軸故事較為無關的內容
如第三十八章的尾聲,突然有段跟故事完全無關的擦邊笑話,不曉得是排版或檔案的問題,這一段完全無關的段落顯得很多餘,不曉得故事的時空到底進展到哪裡。又如子在救疏之後做的惡夢,這一段的斷點不明確,推測是故意要讓讀者跟著感到恐慌。但是這段惡夢的用意為何呢?是否為後續的伏筆?什麼時候才會解釋?如果短時間內不會解釋,我的建議是抽掉這段惡夢,讀者已經知道子非常擔憂疏的情況,即便沒有做惡夢,也不影響他著急與害怕的心思。
三、邊解釋邊放餌
疑點是吸引讀者接續閱讀的手法,但若疑點太多,卻並未一一解釋,容易使得讀者失去耐心。需要留意先前提出的誘餌有無解釋,解釋之後故事能否推到下一個疑點。舉《寶可夢地平線》第一集為例,故事下半段給出A、B兩個疑點,隨著劇情推移,可以知道A、B的答案,同時帶出相關的C、D疑點,吸引觀眾接續收看。
以本作為例,可以先解釋陳一如何闖進來,接續帶出陳一背後可能的勢力,而隨著眾人的調查與意外,又發現更多內幕。
整體:
整體而言,《師尊他在劫難逃》是一部綜合多樣元素的BL戀愛故事,包含仙魔兩道、群像劇,以及部分喜劇。然而元素的混搭手法較不熟練,時常因為敘述的內容太過繁雜,以至於整體故事難以聚焦,可惜開頭營造的氛圍。再者情節編排偶有冗贅的段落,事件之間並未緊密結合,敘事結構上較為鬆散。
四位主要角色性格鮮明,可惜十萬字內容仍無法深掘其中一人。僅有子書海較為細膩刻劃,但礙於最重要的爆點──魔族的真身,並未著重描繪,顯得子書海的立體感不足,魔族的設定變得影薄。而另一主角疏明月,許多段落能看見他的溫柔與強大,亦有諸多「反差萌」的段落。然而,上卷並未深入描繪他為什麼願意捨身救陌生人,並未解釋是否有更深的動機或過往,疏明月只有顯現出表面的個性,較難引起共鳴。
如果要加強角色的部分,子書海已在各章節分散撰寫,在此針對疏明月一角給予建議:
疏明月的大愛非常罕見,尤其他過往未收任何徒弟,子書海的獨特之處更是明顯。我建議,比起疏明月與琉凜的戀愛過往,著重撰寫疏明月為什麼願意捨半條命救他一人會更好。如果這部分是下卷的重點,那上卷可以集中去寫子書海如何從一個魔尊變成愛上疏明月的小徒弟。至於疏明月的過往,可以提供一些伏筆,或是藉由其他角色烘托他的不同之處。
下卷的建議與上述內容大致相同,建議釐清故事重點,避免把所有內容都呈現給讀者。集中重點撰寫,加強情節安排,著重描繪一到兩個角色,讓讀者更能與角色引起共鳴。如果是我個人想看的內容,我會很想知道疏明月的過往,他為什麼會知道禁術?為什麼在子書海是人類時,願意出手救他、又是為什麼被迫離開?為什麼是救子書海,難道過去的他有什麼陰影嗎?……以上等等,若能在下卷時了解,讀者更能了解這對師徒的感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